【我身边的清廉故事获奖文章-12】火锅往事
发布时间:2022-10-28信息来源:市税务局
作者:市税务局 魏飞
那年我考入了税务部门,被分配到了一个基层税务所工作。所里,除了所长,还有管理员老崔、会计亮哥,带我一共四个人。
老崔50多岁,管着镇上一街两行的商户。乡镇的商户规模都很小,当时采取的都是核定征收方式,就是根据营业情况,每年年初核定个固定的数字,按月缴纳税款。
有一天,镇上新开了个火锅店,办好了税务登记证,就等着管理员核定完税款,领上发票,正式营业。
事不宜迟,老崔叫上我,“走,咱去实地看看”。我和老崔来到火锅店,门店装修得焕然一新,与周边陈旧的店面相比很是高端大气。火锅店王老板笑脸相迎,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带我们进到店里。整个店有200多平,10来个包间,80多个卡座,很是宽敞;雇有20多名员工,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很是专业;粉饰一新的墙面,崭新的餐桌餐椅,很是整洁;特色各异的锅底,丰富多样的调料,很是诱人。
老板给我们简单介绍了店里情况,然后对老崔说:“崔所长,借一步说话。”
他和老崔走到稍远点的墙角,说:“崔所长,火锅店投了一大笔钱,生意不知道如何,能不能核定的时候考虑考虑?”
老崔和气地说:“当然,我们今天过来就是看看你的店面情况,经营规模,综合考虑核定你的税款,你放心,我们也是有一套科学的核定标准的,不会乱给你核定的。”
老板又说:“那你高抬贵手,核定的时候多多关照”,一边说一边拿出两张卡片塞给老崔,“这是我们火锅店的储值卡,一点心意,你们多来捧场啊”。
老崔看了看老板,把卡给了他,笑着说:“王老板,你这就多余了,你大概还不了解我,我在这个税务所十几年了,一街两行做生意的,没白拿过一件东西,也没白吃白喝过,这东西你拿回去。”
老崔的反应让王老板猝不及防,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赶紧从皮包里又拿出了两张储值卡,塞给老崔,“崔所长,交个朋友,给个面子嘛!”
老崔没有接他的卡,正色道:“王老板,开门做生意不容易,但只要你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大家都会来捧场,生意肯定能红红火火。”
老崔转身走过来和我说,看的差不多了,回吧。
回的路上,我问老崔,老板和你嘀咕啥呢。老崔说,他想给咱们点小恩小惠,让咱们核定的时候少核定点税款呢。这不是拿国家的税收做交易吗?我一口回绝了。
我心里暗自给老崔竖了大拇指,却故作懊恼说:“还想着你今天带我来,能跟你沾点光吃个火锅呢!”
老崔哈哈大笑,“他开业后,你啥时候想吃啥时候就能吃,带上钱就行。”
后来,火锅店开业了,生意很红火。一天,老崔和我来到火锅店,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坐下,点了个特色骨汤锅,一会儿,骨汤烧开了,白白的浓浓的咕嘟嘟冒着泡。
我说,老崔,你看这汤清清的白白的,可真像你啊!
老崔骄傲地笑了笑:“你记住,只有清清白白做人,才能心安理得、高高兴兴吃饭”。
现在,老崔已经退休了,但一起吃火锅的场景经常浮现在我眼前,他说的话也经常响起在我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