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奉公 树立新风”主题征文获奖作品-09】驻村笔记中的第一书记
发布时间:2024-10-10信息来源:纪工委
作者:晋城市乡村振兴中心 党建人事科科员 程楠楠
时而疾步快行,时而踱步思索,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在小召的村畴田间,饭场闲聊的群众和田间劳作的村民总会看到一个大个子的身影,村民生活上的困难,他总会认真的倾听和仔细的记录,群众有什么疑惑,他总是不厌其烦的耐心讲解,在小召这个十多平方公里、3400多人的大村,没有人不认识他,他就是晋城市乡村振兴中心派驻到陵川县小召村的第一书记——王科。
2020年,脱下戎装回到家乡的王科,凭着一个农民子弟的基因和传承,满含对农村农民的深情和执着,他义无反顾的选择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成为晋城市乡村振兴中心的一员,已是十五年党龄的他,凭借多年军旅生涯养就的果敢和坚毅,主动请缨,申请出战,于2021年5月选派到陵川县崇文镇小召村担任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走向了农村基层的“第二战场”。两年来,他始终着力夯实党建基础,发展富民产业,筑牢民生大堤,在他的笔记本中,遒劲有力的大字诉说着他用军人底色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的履印和赤诚!
“乡村振兴需要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没有党的引领,我们就会走弯路,党的建设是一首永恒的进行曲!”
——2021年6月
小召村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上总结出了“3122”党建工作法,以村支书宋晓永为领头雁的村两委以身作则,以党建为引领,只要定下计划就坚定执行,不打折扣。王科迅速融入村组织,他想以一名军人的思维模式,影响和带动小召村的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使小召村的传统党建优势更加坚实、更加有力。他以村委周例会和村主题党日为契机,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有关乡村振兴的文件精神、政策知识,一方面通过“学思践悟”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不断提升自己,另一方面带动支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同志们一起学,通过对村干部的“传帮带”提升了两委班子的业务能力,更好的服务村民群众,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此外,他还多次协调并带领村委干部外出考察,增强村委干部人人参与乡村振兴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将小召村的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我一定要为村子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富民产业!”
——2021年7月
小召村是全县、全市有名的党建强村,然而,驻村一段时间以来,王科敏锐的感觉到,小召村在产业发展上却不是强项,好多有利条件和优势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如何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他常常陷入沉思。由于小召村交通便利,县城周边区位优势明显,王科萌生了发展第三产业的想法。经过与村两委的不懈努力,2021年,终于使“洁尔美”餐具清洁配送中心落地生根,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3万元,带动就业岗位增加10个。随后两年时间,小召村先后建起了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大岭西干果示范基地、山珍食用菌养殖基地、恒祥湖羊培育基地、陵康生态建材有限公司,望子岭文旅综合产业园建设正在筹划施工。如今,小召村富民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幸福,王科在履行自己的诺言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我没能深入参与到伟大的脱贫攻坚战役中,那我就要当好一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守护者!”
——2022年4月
如果说产业发展是富民的前线战场,那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就是为民造福的后方阵地,后方失守则前线不宁!
为准确掌握小召村现状,他始终坚持调查研究,践行群众路线。驻村以来,他通过走访入户、“敲门行动”等方式开展调研20余次,遍访了小召村农户895户2414人。2022年,王科在与农户聊天时发现大家普遍有“不敢病、得不起病”的恐惧心理,即使通过医保报销后也难以承受额外自费。此时恰好市乡村振兴中心推出了“晋惠宝”大病医疗补充保险,王科第一个向帮扶单位主动争取到了试点名额,为全村64周岁以上的300名老年人免费购买了保险保障,村民赵有贵因病住院花销9万余元,基本医保报销6万余元,经“晋惠宝”保险理赔,又为他报销了6000余元,大大减轻了赵有贵一家的经济压力。随后,他又通过帮扶单位与中煤保险公司协调争取,为全村1000名普通群众免费购买了总价值1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为防止村民返贫进一步筑牢了防线。解民之忧,为民谋福,王科始终将群众的困难摆在第一优先级,当好一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守护者。
“我的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以前是,现在和将来也是!”。
——2023年1月
驻村期间,王科通过用心用情的付出,将村里大家庭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连续两年考核被评为优秀。然而他与他的小家庭却总是聚少离多,两个孩子尚幼,父母已然年迈,照顾孩子和父母的担子完全落在妻子身上,眼看正上小学的孩子缺少陪伴和教导,他心里总是有些内疚。而曾经作为军嫂的妻子,虽然也会拨通手机视频这个偶尔畅通的渠道,“发泄牢骚”一番,但她内心深处似乎早已习惯了这一切,“已无指望”的她,总是暗自吞咽心酸,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他的工作。
2023年7月7日傍晚,和儿女约定好周六去公园好好玩一次的王科,启动了回家的马达。父子三人的这个约定其实期盼太久了,因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的关键期,半年多来,王科似乎已经忘记了周末的存在,车行不远,他突然看到承包村里香菇大棚的李保国蹲在马路边,面前放着一筐刚采下来的蘑菇,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一定遇到了的什么困难”,王科心里咯噔了一下,停下了车。“这么好的香菇,却卖不上好价钱,关键是便宜也卖不完啊!仓库里还有六、七千斤”,李保国一脸无奈的说。天色已黑,王科马上和单位领导进行了汇报,返回村里借了辆工具车,把仓库的蘑菇全部装在了车上,“放心吧!周一回来给你卖香菇的钱”,王科一边安慰着李保国,一边启动了装满香菇的车,“就是走街串巷,也要把这个香菇买了,还得卖个好价钱”,王科在心里默默的说。在乡村振兴中心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大家拣次的买,成整筐要,把剩下的优品,留给王科去“走街串巷”,周六一个整天,八千斤香菇终于变成了“收入”,看着来之不易的成果,王科终于自豪的松了一口气。突然,他想起了与儿女的承诺,一丝酸楚涌上心头,忍不住两眼模糊了起来。他只能在心中默默地安慰自己:“我的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以前是,现在和将来也是”。
两年光阴匆匆流逝,这其中挥洒了诸多的汗水,也收获了众多村民干部的称赞,还发生了很多很多的故事,王科只是茫茫驻村大军中一个缩影,无数“三农”人保持着水滴石穿的定力与耐力,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还将涌现出更多“春天的故事”,绘就出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上个月,我两年的驻村帮扶期就到了,我跟领导说我还想留下来,暂时先不回去了,因为我实在舍不得呆了两年的村子,舍不得小召村田野间的乡土气息,舍不得那些朴实可爱的村民......更舍不得那一张张充满期望的脸,我想看到小召村在乡村振兴征程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也许,这是一名有着16年军旅生涯的老兵,在心里的烙印所凝刻的本色吧!我将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保家卫国,体现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