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奉公 树立新风”主题征文获奖作品-12】以“清廉”为笔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10-10信息来源:纪工委
作者:晋城市委政研室 副科级干部 张政
初夏时节,走进潞城镇娄头村,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画卷迎面而来,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绿意盎然的景观绿植,井然有序的美丽庭院,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这是娄头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最新成果,也是清廉村居建设助力乡村发展的生动实践。
自2021年市委政研室、市城联社入驻陵川县潞城镇娄头村以来,驻村工作队就怀着一颗"廉洁驻村、担当务实、为民办事"的真心,以饱满热情,扎实的作风,为当地群众谋思路、干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引导民心齐、风气正,用心用情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动真心、用真情,把民生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又到了新老驻村工作队轮换的时候。傍晚的村委大院内,庞浩浩作为即将告别的老第一书记,正在向新接任的第一书记李成蹊交接工作、传授着驻村经验。
一套《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台账》详细记录着娄头村81户脱贫家庭具体情况,包括低保、五保、残疾人、就业务工、看病、上学、住房、易地搬迁、收入测算、政策补贴等各类信息,应有尽有,可以说“一册在手、掌握所有”。这是庞浩浩和队员们在驻村期间通过无数次的入农户、解民情、办实事中收集整理的工作台账,凝结着汗水、饱含着深情。庞浩浩讲的真切、李成蹊听得入心,交谈中,曾经一件件为民实事历历在目,村民们一张张朴实的笑脸浮现眼前。
庞浩浩记得,2021年由于持续的强降雨,村内两处危旧道路随时都有塌方可能,老百姓每次开车路过时的小心翼翼;忘不了大河西自然村主干道路由于常年积水,700平米路面坍塌下陷严重影响群众生活,老村长那期待的眼神;更忘不了娄头村民常年生活在房屋私搭乱建、垃圾乱堆乱放等恶劣环境中的无奈。
群众有需求,工作队有行动。为了切实解决广大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在帮扶单位“娘家人”的全力支持下,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先后争取30多万专项帮扶资金,重点完成村内两段危旧道路整修和700平米主干道路硬化夯基,及时消除塌方隐患,解决全村300多人出行难题;对400米“十亩街”进行立面整修、绿化美化,娄头村旧貌换新颜……。随着为民实事的持续开展,他们用实际行动架起联系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民力的“连心桥”。
“既要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还要把好事办好。在工作队的协助下,现在村里的每项工作都干的有板有眼,从施工方案、招投标公示,到时间进度、资金投向等都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办理,充分保证大家伙的知情权、参与权,真正解开了群众心里的疙瘩。”村干部宁王平高兴地说,“现在,咱村党支部公信力提高了,干群距离拉近了,乡亲们见到我,老远就主动和我打招呼。”
做表率、敢担当,引领村民廉洁奋斗新风尚
乡村的黎明要比城市来的早一些,总是那么安静。晨跑,是庞浩浩驻村期间一直坚持的身体锻炼活动,跑步身影与袅袅炊烟勾勒出一道乐观向上的风景线。
晨跑途中,他与端着小米稠饭的村民们唠家常,仔细询问困难群众家中看病报销、外出务工、小额信贷等情况,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随即开启一天的帮扶日常。
积极的跑步锻炼让慢生活的村民们认识到“还是城里人习惯好,多跑步、就能少吃药”,也让70多岁常年卧病在家的脱贫户崔五锁激起了不服老的劲头,原本以为余生就这样度过的他,看着村内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工作队员们积极向上,才猛然想起自己曾经也是一名匠人。他召回在外打零工的儿子,一起打扫了院子、重新砌起厨房,开启了新生活。现在的他最惬意的事情就是每天茶余饭后,在种植鲜花、绿植的村间道路晒太阳、遛弯,村民们都笑着说他仿佛年轻了不少。
“庞书记,这是我从地里刚摘的小瓜和西红柿,你们尝尝”。“如如闺女,我中午做的茴香鸡蛋面,中午你们来我家吃饭昂”。每每听到村民们的热情召唤,有一顿没一顿的工作队员们心里暖暖的,总感觉盛情难却,但他们也真切感受到村里老百姓种地的不容易。经过共同商量,工作队决定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村干部的协助下,将村委后院闲置荒地进行改造,设岸砌墙、盘草松土后,种上黄瓜、西红柿、小瓜等蔬菜,一个标准的“庭院经济”初具雏形,即美化了环境,又能吃上新鲜蔬菜,工作之余还能体验种菜的乐趣。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也纷纷规整自家房前屋后的小菜园,种上蔬菜、养上肉鸡。队员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村里农户们的“方寸地”一定会变成致富“增收园”。
“物质刺激只是临时打气,精神帮扶才是长久大计”,实践中,这逐渐成为扶贫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共识。他们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广泛宣传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开展“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评选和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等活动,充分调动了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正向激励下,全村“家风”“乡风”持续向好,生活环境更加清新,邻里关系越发融洽,村民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底气不断增强。
聚合力、谋发展,不断夯实老百姓的钱袋子
驻村工作队非常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2021年村两委换届期间,认真履行推荐干部人选职责,顺利实现“一肩挑”,5名班子成员学历、年龄“一升一降”,为加快娄头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还通过主题党日、专题研讨、帮扶单位领导讲党课、民主生活会、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全村党员自觉投身环境整治、家乡建设。
“我们要为村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让它像一部机器一样运转起来,才能保证第一书记不论为'做表格的工具',努力让乡亲们钱袋子鼓起来。”庞浩浩对于驻村第一书记意义的表述,如今正在娄头村变成现实。
经过长期实践,工作队协助村两委以环境整治“小切口”撬动乡村振兴“大能量”的做法,取得显著成效。现在,娄头村环境美了,民心顺了,发展也有了后劲。但是面对娄头村地上无企业、地下无资源的现状,如何进一步发展,带领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之路?工作队和村两委边实践边探索,思路逐渐清晰。
“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娄头村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但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源,努力将美丽宜居村庄创建与特色产业发展互促共融,将来肯定是个好的发展方向”。每每想到此,庞浩浩内心满是憧憬。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去年脱贫户380亩连翘采用“保险+营养液+防冻液”的方式有效破解倒春寒影响,人均增收1800元;在政府扶持下,农户自家庭院纷纷种上了蔬菜、连翘,养上了肉鸡,“庭院经济”逐渐让闲置土地焕发新生机;1100亩荒山光伏发电项目积极推进,目前已与相关企业拟定土地租赁合作意向书,如果进展顺利,将来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还可发展林下养殖、开发公益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数字的背后,孕育着一个崭新的娄头村。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村党支部负责人宋跃斌信心满满的说,“现在党员干部群众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们充满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