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奉公 树立新风”主题征文获奖作品-13】遇见光,追逐光,成为光
发布时间:2024-10-10信息来源:纪工委
作者:晋城市高平市气象局 办公室工作人员 王超云
曾经有人问我:“你相信光吗?”我说相信呀。但总有一些人感觉,这句话很幼稚,他们会觉得,这不就是想说世界上是否有奥特曼?谁会相信奥特曼的存在呢?可是这句话在我心里,早就有了不同的感受。我很幸运在青年时代能够遇到这样一束光,一束无私奉献的光,一束廉洁公正的光,一束对党无限忠诚的光。
这束光平凡且普通,却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事儿。已是花甲之年的毕腊英,是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的一名普通农家妇女,也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三十年,两代人靠着养猪、种地始终如一的干一件事——捐资助学。毕腊英的父亲毕生才,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靠磨粉喂猪好不容易让家里的日子刚刚好过一点,当得知有的孩子因为贫困上不起学时,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毕生才便毅然走上了捐资助学之路。1992年2月,毕生才去世了,他的一生清贫穷困,仅仅给毕腊英留下了6亩田地、若干猪仔还有正在资助的孩子们,也就是从那天起作为家中独生女的毕腊英义无反顾挑起家里的大梁,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踏上了捐资助学的道路。
“咱的日子再紧巴,但毕竟还能生活,孩子们如果现在不上学,影响的可是一辈子。”老父亲的话,毕腊英深深记在心里。为了多挣钱,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推着平车拉水,出圈、磨粉、拌食、喂猪,直到夜深人静才能干完。磨粉、喂猪都是重体力活,为了省钱,她没有雇帮手,全靠自己和丈夫两个人干。100多头猪每顿要喂60多担猪食,一天就得120多担,从磨房一勺勺舀好担到猪圈前,再一勺勺舀到猪槽里。村里人常说,“腊英的钱是一勺一瓢舀出来的,她捐的可都是血汗钱哪!”,话语间也全是对毕腊英的敬佩与心疼。
2017年,为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毕腊英带头无条件关掉了当年辛辛苦苦一砖一瓦修建起来的养猪场。之后靠着家里种的6亩玉米和丈夫每月打工收入的1000多元,依然坚持着捐资助学。尽管夫妻俩挣的钱不多,但她每年仍能“抠”出钱注入教育基金会。如今,他们已经成立了四个基金会,累计捐资助学50多万元,奖励、资助师生千余人。
毕腊英说:“我不仅要当好父亲的女儿,也一定要当好党的女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些天我们经常会看到毕腊英的身影,在教育基地、在田间地头、在企业工厂、在云端党课,她用质朴鲜活的语言,宣讲党的“好声音”,分享心得感悟,言传身教,用廉洁公正为人民办好每一件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正是这样小小的一束微光,几十年如一日,勤俭劳动不怠、捐资助学不停、忠诚廉洁不止,一路用平凡书写着不凡。
在我们长平怀抱中有无数像毕腊英一样高节清风、忠诚奉献的人,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循着这样的光,向榜样看齐,努力去靠近、去成为这样的人,去跟随光、靠近光、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
放眼三晋大地,千帆竞发,气象事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好机遇,我们坚信,在清风正气、源清流正的强力推动下,在全市气象部门上下廉洁勤政、干事创业的激情涌动中,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巨轮一定会乘风破浪、直挂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