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九)—— 对深入推进机关党建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4-04-22信息来源:国家统计局晋城调查队
作者:国家统计局晋城调查队 雷红侠
“赏罢春红满南粤,便引清风入太行。”羊城四月,春潮涌动,繁花似锦,中共晋城市直工委在中山大学举办为期一周的市直机关党务干部履职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很荣幸我成为培训班的一名学员,用这难得的机会加油充电。一周的学习虽然短暂,但安排充实,收获颇多,结合老师系统的理论阐释和日常的一些工作实践,我对机关党建工作尤其是党建品牌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当前,市直机关大都创建了党建品牌,国家统计局晋城调查队“党建引领 调查为民”党建品牌,被授予市直机关“五星级”党建品牌,但在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如何深入推进,我想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立足一个“融”字,持续在“党建+”上动脑筋
党建品牌建设,不能停留在一时一地,而应立足于融,着眼于远,持久发挥效应。一是坚持思想融合。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观念,摒弃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维,不断提升统筹意识和能力,确保在思想上将抓党建与抓业务摆在同等位置,真正实现“一盘棋”。二是坚持载体融合。没有离开业务的党建,也没有离开党建的业务。坚持党建和业务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将党建品牌建设与本单位本部门的中心工作、业务工作相结合,与党员工作岗位职责相结合,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深度融合,以无形党建推进有形发展,推动党建工作脱虚向实。三是坚持机制融合。把党建品牌建设纳入重点工作督办、干部年度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工作实绩评价和评先评优、职务调整、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业绩突出的干部在提拔使用、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严肃批评、约谈提醒,倒逼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突出一个“新”字,持续在“创特色”上做文章
坚持把“创特色”作为深入推进党建品牌创建的重心,既要坚持传统党建工作优势,又要创新发展模式,赋予党建品牌新的时代特征,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一是不断深化内涵。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贯彻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工作思考谋划,挖掘与本单位中心工作的契合点,以新理论、新思想、新要求引领党的建设,与时俱进强化党建品牌的政治属性。二是不断延伸架构。要坚持系统集成,紧扣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基本盘,聚焦本单位业务工作特点和工作推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调整优化党建品牌创建的着力点,与时俱进强化党建品牌的业务属性。三是不断丰富形式。将党建品牌建设与模范机关创建、清廉政机关建设、文明单位创建深度融合,共建共促,以党支部牵头,党工青妇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开展“共性+个性”“常规+特色”“系列+专题”“线上+线下”等形式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总结提炼本单位党建品牌文化内涵,将文化内涵通过活动“润物细无声”,融入日常,与时俱进强化党建品牌的文化属性。
三、紧盯一个“实”字,持续在“见成效”上下功夫
党建品牌工作做得怎么样,关键在于党建的作用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中心工作有没有得到促进,群众的满意度高不高。要在队伍建设、制度设计、责任落实上持续发力,确保党建品牌建设取得实效。一是提升能力作风。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党务干部需要具备比其他干部更强的综合能力和更加过硬的工作作风。要通过多事锻炼、多岗历练,提升党务干部的学习能力、政治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锤炼求真务实、联系群众、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为党建品牌建设提供坚实的干部队伍保障。二是完善方案制度。要按照有思路、有名称、有内涵、有载体、有故事、有影响的“六有”标准,制定党建品牌建设方案,并根据工作推进调整优化。要及时跟进建立健全、修订完善涉及党建品牌建设的党工青妇和业务工作配套制度,确保有制可依,依制执行。三是压紧压实责任。运用清单工作法、闭环工作法,将党建品牌建设工作细化分解,构建党支部书记抓总、支部委员管分、全体党员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定期通报党建品牌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以阵地建设凝聚共识,以活动开展凝聚人心,推动工作走深走实。
繁花过留影,回味有余香。培训是工作积淀的总结,也是工作突破的拐点。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加强学习、思考、探索、实践,为基层党建工作贡献一份光和热。